后浇带施工一级建造师需要掌握的关键知识点包括:
后浇带的定义和作用
后浇带是在混凝土结构浇筑过程中预留的缝隙或凹槽,用于后期填充,以解决混凝土结构的收缩、膨胀及温度变化引起的应力问题。
后浇带处理方法
清理:浇筑前需清理后浇带内的杂物、松散混凝土和油污,并保持湿润。
锯缝:若采用锯缝方式,应在混凝土浇筑后10-15天内进行,锯缝深度一般为混凝土厚度的1/3。
浇筑材料:应采用与原混凝土强度等级相同或略高的微膨胀混凝土或掺有抗渗剂的混凝土。
浇筑施工:浇筑前应充分湿润,确保混凝土密实,避免蜂窝、麻面等现象。
养护:浇筑完成后应及时养护,保持湿润,防止裂缝产生。
注意事项
后浇带的设置应根据设计要求,结合结构特点和施工条件进行。
后浇带浇筑时间应在原混凝土浇筑后45天以上,确保混凝土收缩变形基本完成。
避免在高温、低温、雨天等恶劣天气条件下进行后浇带施工。
施工过程中应严格遵循施工方案,确保后浇带的施工质量。
其他相关规定
后浇带应在其两侧混凝土龄期达到42天后再施工,高层建筑后浇带应在结构顶层浇筑混凝土14天后进行。
后浇带的接缝处理应将其表面浮浆和杂物清除,先铺净浆,再铺30~50mm厚的1∶1水泥浆或涂刷混凝土界面处理剂,并及时浇筑混凝土。
后浇带混凝土施工前,后浇带部位和外贴式止水带应予以保护,严防落入杂物和损坏。
后浇带应采用补偿收缩混凝土浇筑,其强度等级不应低于两侧混凝土。
安全文明施工
对于后浇带相关区域的施工荷载进行专项管理,尤其是地下室顶板部位,可将后浇带一跨结构单独隔断避免材料堆放,如设置防护栏杆、拉设警戒线、地面设置警示标示喷涂等。
对于地下室顶板沉降后浇带部位,可采取临时安全措施封闭,避免水流入地下室、消除安全隐患、防止钢筋锈蚀等问题,灰砂砖砌筑需采用砂浆掺防水粉进行抹灰。
模板支设
后浇带两侧模板支撑牢固紧密,底板后浇带侧面采用15厚覆膜木胶合板,楼板后浇带侧面采用15厚覆膜木胶合板,加工成梳子型模板,并由条板拼成以便于拆模,木方和钢管做背楞。
混凝土浇筑
后浇带混凝土不小于C40及该部位构件自身强度,温度后浇带在两侧结构浇筑两个月后合缝,沉降后浇带在主体结构封顶后合缝。
质量控制要点
止水钢板表面无油污,无断裂,无明显锈蚀,厚度为3mm,宽不小于300mm,弯折30-50cm,采用焊接连接,焊缝应严密饱满,无漏焊。
橡胶止水带宽度不小于50cm,连接采用热压焊接,接头不得设置在转角处,转弯位置应做成圆弧形,并用专用钢筋固定。
通过掌握以上知识点,一级建造师可以有效地进行后浇带的施工管理,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后浇带施工一级建造师】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本人原创文章,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发布者:云建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yunjianzhu.com/91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