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BR(Sequencing Batch Reactor)是一种污水处理工艺,其设计计算涉及多个参数和步骤。以下是一些关键的设计计算步骤和参数:
设计参数
污泥负荷(Ns):
通常在0.1~0.4 kgBOD/(kgMLSS·d)之间。
进出水污染物浓度(C0, Ce):
根据设计数据确定。
工作周期(T):
一般为4~12小时。
每天周期数(n):
根据实际需要确定,水量大时,可通过计算得出。
排水比(1/m):
通常在0.25~0.5之间。
反应池水深(H):
一般在3~6米。
混合液污泥浓度(X):
通常在1500~5000mg/L。
安全高度(ξ):
一般采用0.3~0.5米。
曝气时间(TA):
计算公式为TA=24*C0/(Ns*m*X)。
沉淀时间(TS):
计算公式为TS=(H*1/m+ξ)/Vmax,其中Vmax取决于水温。
排出时间(TD):
通常取2.0小时。
进水时间(T1):
一般可取0.5*TA,或根据经验确定。
一个周期需要的时间(T):
T=TA+TS+TD+T1。
曝气池个数(N):
N=T/T1。
每天周期次数(n):
n=24/T。
单组曝气池容积(V):
V=m*Q/(n*N),其中Q为单组水池日处理量。
单组曝气池平面尺寸(F):
F=V/H。
曝气池总高(H’):
H’=H+ξ。
设计计算实例
假设设计处理水量为Q=2500m³/d,污泥浓度X=4000mgMLSS/L,曝气时间TA=24*C0/(Ns*m*X),沉淀时间TS=(H*1/m+ξ)/Vmax。
注意事项
设计水温对Vmax有影响,设计水温低时需使用Vmax1,设计水温高时需使用Vmax2。
排出时间TD通常取2.0小时。
进水时间T1一般可取0.5*TA,或根据经验确定。
SBR反应器的运行周期由充水时间、反应时间、沉淀时间、排水排泥时间和闲置时间确定。
SBR的设计计算包括生物过程设计(如污泥泥龄、活性污泥总量、循环周期等)和水力设计(如池子个数、最大贮水容积等)。
以上是SBR设计计算的基本步骤和参数,具体设计时还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sbr设计计算】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本人原创文章,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发布者:云建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yunjianzhu.com/47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