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溉设计标准是用于指导灌溉工程设计的规范,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灌溉设计保证率
根据地区、作物种类、灌溉方式、水源等条件确定。
南方水稻灌区可按抗旱天数设计。
设计保证率可通过经验频率法计算,年数不宜少于30年。
灌溉定额
作物播种前及全生育期的单位面积总灌水量或总灌水深度。
不同地区和作物种类有不同的设计标准。
水文年型
根据历年降水资料,以频率方法统计确定不同干旱程度的年份。
灌溉典型年
水文特征值接近设计值的年份,用于设计依据。
灌溉工程设计原则
节水高效、适宜植物生长和环境保护。
确保灌溉均匀分布,避免水资源浪费。
灌区划分
根据土地利用和作物需水量合理划分。
水源选择
根据需水量和水质要求选择水源。
灌溉设施设计
包括渠道、泵站、灌溉管网等,要保证均匀性和水平衡。
标准实施
《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标准》(GB 50288-2018)自2018年11月1日起实施。
该标准规定了节水、节地、节能、节材等可持续发展原则。
以上是灌溉设计标准的主要内容。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灌溉设计标准】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本人原创文章,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发布者:云建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yunjianzhu.com/4471.html